黃金經濟圈,就是要瓦解1980年代以來,中港官商聯盟的權力結構,推動跨階層的香港民主自治運動。請廣傳我在《端傳媒》的最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1936190566692…/2470605469917465
//方志恒對端傳媒分析指,要討論黃色供應鏈的困境,必須先追溯在香港駐紮多年的「藍色權力圈」。
1983 年,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被調派到香港,負責處理香港主權移交的工作。回到北京後,他向時任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與總理趙紫陽呈上了收回香港的錦囊,提出了「拖住英資;穩住華資;團結僑資、台資;爭取外資;壯大中資」的工作方針。「簡單來說,就是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只要控制住香港的資產階級,你就可以控制住香港,你可以說這很粗疏,但是其實它是準確的,因為香港最大的力量的確是資產階級。」
方志恒指出,北京抓住了這個核心,由80年代開始統戰香港商界,而穩定、爭取、拉攏香港資本家,成為北京對港政策的核心原則;而這個核心原則,也成為回歸後北京如何設計香港政體的主要考量。「北京要建構資產階級的管治聯盟,所以特首選委會的設計是商界有接近半數的議席,立法會的功能組別也確保了資產階級係最少能拿到三分之一。」
利益先行,香港資本家也逐漸與北京形成共謀,壟斷了香港政經權力,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抗衡力量。「客觀效果就是,一,香港民主運動因為沒有資產階級支持,而沒辦法跨階層,力量有限;二,是從此之後,北京便透過商界做為他的代理人去管治香港,讓中國能繼續維持『港人治港』的假象。」
「所以香港的企業沒有自主,經濟就不會自主;香港的經濟不自主,香港也就不會自主。」在方志恒看來,在「藍色權力圈」之外另起爐灶,是香港的一條出路;而要另起爐灶,一方面要拓寬供應鏈,另一方面則要在圈內互相支援。
「香港是沒辦法百分之百與中國切割的,」方志恒說,「但經濟自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企業本身有九成的供應商都來自中國,那它有很大的機會將被控制。如果你能將對中國供應商的依賴減至三成,那企業因為政治立場受到箝制的可能性便會變小。」黃色企業踏向自主的第一步是轉移對中國的絕對依賴。「企業一有了多元化,就會擁有比較高的相對自主性,不受牽制,便可以支持香港民主運動。」
方志恒最近也投入了黃色經濟圈的實踐中。他與媒體創作人陳家宏等共同成立的香港永續經濟聯會是香港第一個非建制商會,成立三年,據方志恒表示,目前有50幾個會員,其中規模最大的企業在香港有超過百年歷史,不過考慮到安全問題,這些會員至今未公開名字。這一陣子,方志恒幾乎天天出門拜訪黃企,「告訴企業他們是有選擇的,你可以跟台灣、日本、東南亞、全世界入貨,不需要完全依賴中國」。他也透過商會的「和你薦」平台,介紹企業給更多人認識,甚至把企業推向國際市場。
「黃圈裡面大部分是微企,要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首先他們要發達。他們發達,企業愈做愈大,才可以有更加多力量貢獻運動,商會做的事情就是幫他們賺錢,」方志恒說,商會也試圖在黃色經濟圈中疏通一個互助系統。
「像我們有個印刷商,那我們就所有人都找他印東西,有個人開會計師樓,那就所有人一起去他那邊報稅,有一個文具供應商,那就全部人都去找他買文具。好像一個互助的生態系,大家互相介紹生意給大家,以抵抗政權的打壓。」//
只有重掌經濟,才能重掌香港!
▋新聞連結
端 | 黃色經濟圈的理想和掙扎:紅藍之外,他們要重掌經濟自主
https://bit.ly/35E8YKA
▋延伸閱讀
有關香港黃金經濟圈的思考筆記/方志恒
http://bit.ly/35SG9bT
【和你薦】黃企請留名:
https://bit.ly/2UpbeSc
圖片來源: 端
#黃色經濟圈 #經濟自主 #撐手足
-----------------------------------------------------------
香港永續經濟聯會HKBASE:實踐全球黃金經濟圈
-----------------------------------------------------------
📧Email:info@hkbase.org
🌐Website:hkbase.org
👍Facebook:facebook.com/hkbase.org
🐦Twitter:twitter.com/hkbase_org
📷Instagram:instagram.com/hkbase_org